《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评价》白皮书

1月18日,企研行公司发布了《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评价》白皮书,开展2025年“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披露评价项目”,预计在本披露季结束后,发布“2025年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披露评分”榜单,以推动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和可比较性,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ESG)的管理能力。

《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评价》白皮书

企研行(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

引言

在全球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维度。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激励和监管规范,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体系,作为中国企业优秀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开展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然而,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可比性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为此,企研行(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数据技术,基于海量数据与算法模型,研发了“基于多维度动态数据的企业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评价系统”,旨在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助力企业提升ESG管理能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并且计划开展2025年“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披露评价项目”,全面客观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二、背景与意义

1、国家战略与政策驱动

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战略,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财政部、证监会及沪深京交易所相继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等文件,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分阶段披露ESG信息。2023年,证监会进一步提出“强制披露+自愿披露”的混合模式,标志着中国ESG信息披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

2、市场实践与现存挑战

中国ESG信息披露体系历经三个阶段:自愿探索期(2006-2015):深交所、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鼓励企业自主披露;规范引导期(2016-2020):证监会将ESG纳入《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重点排污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信息;全面深化期(2021至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ESG专项报告全覆盖,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强化ESG沟通要求。过去二十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布超过1.5万份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从2010年的不足20%提升至2023年的43%。

随着披露制度建立之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存在的两个关键问题是:(1)企业是否按照披露标准,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披露,是否依然存在选择性披露和选择性不披露问题。(2)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如何判断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的碎片化,无论是质量、时间序列,利益相关方根本无法从单一的披露中看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3、本白皮书的核心目标

通过构建覆盖“数据模型工具流程”的全链条评价体系,本白皮书致力于:(1)鼓励企业自主披露更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信息公开得越多越好,增加透明性,企业评价得分越高;(2)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ESG评级,并将结果公开化,评分与外部评级正相关;(3)对企业披露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可比较性,为投资者、监管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三、数据

系统覆盖四类数据源,包括企业自主披露:企业各类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时间、报告质量;国内外评级机构对该企业不同时间的评级结果;企研行专家评审数据。

目前,沪深京交易所、证监会、行业协会、金融数据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都可以以多种方式提供上述数据。

四、评价模型

设计出了一个对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的评价模型,具体为一种通过结构化数据项、动态权重分配及评分规则,量化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ESG、CSR)信息披露质量的算法,适用于证券监管、投资分析及企业合规管理场景。评价系统采用“动态权重分配算法”,模型架构如下:

Si:第i项得分,设上限分;

Wi:第i项权重,总和设定;

总分=∑(单项得分×权重) ,总和设定上限

通过拆分评级项和强化披露即得分机制,在保持规则透明度的同时,精准量化企业信息披露的广度(披露年度时间系列)、深度(年报质量)、信息有效性(外部评级),形成“基础合规-多元披露-卓越透明”的三层企业生态。

五、软件工具

1、多维度数据输入与管理

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输入(如Excel文件上传等),并能够从不同的来源收集数据。包括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功能,确保输入数据的质量。

2、评分模型配置

提供一个灵活的框架让用户定义评分标准和权重,根据行业或具体业务需求定制评分模型。

3、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丰富的可视化工具(图表、仪表盘等)用于展示评分结果和趋势分析。

4、智能报告生成

根据评分结果自动生成详细的报告,支持导出为PDF、Word等多种格式。报告中包括综合得分、各维度得分及其解释,以及改进建议。

5、实时监控与预警

设置阈值和关键指标(KPIs),当数据超出设定范围时触发警报。

6、比较与对标分析

将企业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基于历史数据提供发展趋势分析,帮助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

7、用户权限管理

精细的权限设置,确保敏感信息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支持团队协作,允许多个用户同时操作但不影响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8、安全性和合规性

定期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六、流程:六步流程闭环评价

1、预沟通阶段:与企业建立沟通渠道,明确评价范围与时间表;

2、数据采集:收集整理公开数据,人工核验非结构化资料;

3、模型初评:对权重系数提出改进,对质量标准进行修改;

4、专家复审:召开评审会,审核分析师赋分合理性;

5、反馈确认:与企业进行第二轮沟通;

6、结果发布:按行业、市值分组发布年度ESG披露指数。

六、质量保障机制

1、数据安全:根据岗位权限不同可接触的数据范围不同,并且全流程加密存储;

2、利益规避:专家评审与企业无股权或业务关联;

3、持续迭代:根据企业及专业数据机构的数据更新,次日完成数据更新。

七、结语与展望

本白皮书提出的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工作进行客观的数据化分析,标志着中国ESG信息披露进入可量化、可比较的新阶段,利益相关方和投资者可以通过评分了解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最新情况,规避投资风险。

未来,企研行将持续优化模型算法,持续推出企业可持续发展(ESG)信息披露指数,为构建绿色金融生态贡献技术力量。

白皮书